首页 > 诗人 > 唐代诗人 > 戴叔伦

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文(354篇)戴叔伦的名句(3525条)

人物生平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 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大历三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辞官归隐,六月十三日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城南郊。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新池

唐代戴叔伦

邻僧犹未起,明月早先知。

赠张挥使

唐代戴叔伦

谪戍孤城小,思家万里遥。

汉廷求卫霍,剑佩上青霄。

劝陆三饮酒

唐代戴叔伦

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

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泊湘口

唐代戴叔伦

湘山千岭树,桂水九秋波。

露重猿声绝,风清月色多。

赠李唐山人

唐代戴叔伦

此意无所欲,闭门风景迟。

柳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

唐代戴叔伦

邻里龙沙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