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上一句是:已悟化城非乐界
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下一句是:忧心悄悄浑忘寐
鉴赏
《二灵寺守岁》是唐代文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守岁的情景。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
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中文译文:
守岁山房孤立,灯光和香烛相伴寂静。
无人赞美椒花,有客与我参禅。
已经明白修行不是享乐世界,不知道今天是何年。
忧心无法入眠,静坐等待朝阳日出。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寺庙中守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清静之心和对修行的向往。
在寺庙中守岁,山房孤立,远离尘嚣,只有一盏灯光和几根香烛,映照出室内的寂静和空旷。快乐的气氛并没有出现,没有人来赞美椒花,只有一位客人和我一起参禅修行。
作者透过自己的修行体验,认识到修行并不是追求世俗的享乐,而是要超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醒。
然而,作者并不知道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意味着他已经超脱了对时间的执着,他的心境已超越了时间的束缚。
虽然内心有忧虑,无法入睡,但作者坚持静坐等待,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获得更高的境界和悟透更深的真理。
戴叔伦简介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 戴叔伦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
- 流泪独思君
- 小筵开处
- 愁见西山含雪冻
-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
出自 宋代 史浩: 《念奴娇(亲情拾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
-
嘉会不可常,临觞欲凄绝。
出自 清代 牛焘: 《别墩关感谢众多亲祖饯郊外》
-
树色杂烟岚,到眼殊幽胜。
出自 清代 宋荦: 《雨中由磴道上洪光寺(其一)》
- 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
吴公拜廷尉,治行汉臣钦。
出自 明代 王世贞: 《送廷尉王公听调还济宁》
- 直疑三周华不注,又似北岳医无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