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月明的上一句是: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的下一句是:明月
鉴赏
《转应词》是唐代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共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景象和壮美的自然风景,同时也表达了戴叔伦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情感。诗中通过对草地、雪景和明月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以及边塞人民的坚韧和深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地区的景色和氛围。通过三个重复的词语“边草”,诗人表达了边地岁月的悠长和边塞生活的艰辛。而“边草尽来共老”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边塞生活的思考。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南和山北的雪景,以及遥远的地方都有明亮的月光。这种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边地的辽阔和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恢弘景色。同时,明月的形象也象征着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胡笳一声愁绝”,通过胡笳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沉痛。胡笳是古代边塞地区士兵出征时所吹奏的乐器,这里它象征了边塞人民的离愁别绪和壮志凌云的情感。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边地景色和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坎坷和对家乡的眷恋。
总的来说,《转应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地区的景色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这首诗词给人留下了辽阔而壮美的印象,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戴叔伦简介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 戴叔伦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少日曾题菊枕诗
出自 宋代 陆游: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於人今秋偶复采菊》
- 从君只比羊胛熟,得诗已可牛腰束。
-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
出自 唐代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鱼骨》
-
对话闻秋声,此乐谁能假。
出自 明代 宋讷: 《元方见和复次韵以寄之》
- 两马争驰君马良,蹀躞扬鞭入帝乡。
-
洞天三十六,黄山峰占足。
出自 清代 弘历: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一)浮邱》
- 东去柳园路。
- 不安排,不造作,善财弹指登楼阁。
-
江头望回船,日日多风雨。
出自 明代 邓云霄: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五)》
-
以礼垂宏范,钦哉勖绍承。
出自 清代 弘历: 《恭读皇祖咏笔尖齐圆健四德诗敬依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