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秦淮流
出自宋代:苏颂的《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府庠小沼》
面向秦淮流,背枕清溪水。
当轩观未足,凿沼近可拟。
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
不用植菰蒲,惟将鉴容止。
面向秦淮流的下一句是:背枕清溪水
鉴赏
诗词:《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府庠小沼》
中文译文:
面向秦淮流,背枕清溪水。
当轩观未足,凿沼近可拟。
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
不用植菰蒲,惟将鉴容止。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的作品,描述了一处府庠(官府和学校)旁的小沼泽。诗人面朝秦淮河水流动的方向,背靠着清澈的小溪。他坐在轩窗前观赏这个小沼泽,感叹眼前的美景仍然不足以尽兴,于是他决定亲自开凿一个更近的小沼泽。月光照耀下,水面闪烁着细密的光芒,微风拂过,水面上的涟漪荡起。诗人不需要种植芦苇,只需要将自己的容颜映照在水中,就能止住流动的水面,成为一种美丽的景观。
赏析:
这首诗以苏颂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秦淮河和清溪水作为背景,通过观赏小沼泽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的月明和风动,以及水面上的漪涟,展现出一种恬静与动感的对比。诗人不再需要外在的装饰,只需凭借自身的倩影,就能在这个小沼泽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景致,展示了苏颂诗歌中常见的以自然为题材、以寄托情感的特点。这首诗从细腻的描写中透露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