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沂孙的名句 > 大堤南北

大堤南北

出自宋代王沂孙的《应天长

“大堤南北”出自宋代王沂孙的《应天长》,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dī nán bě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
寻芳地,来去熟。
尚仿佛、大堤南北
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
东风曾共宿。
记小刻、近窗新竹。
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疏帘幽径:指很僻静的路;清幽的小路。
燕泥花间小雨: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轻舟:狭长的,两舷弯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轻质材料(如树皮、兽皮、帆布、轻质木料、轻金属)制成
寻芳来去仿佛:(副)好像;似乎:我~认识他。[近]似乎|好像。②(动)类似;差不多:两人的模样相~。
大堤:1.堤名。位于湖北省襄阳县。2.乐府曲名。

鉴赏

《应天长》是一首宋代王沂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
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
轻舟泛晴渌。
寻芳地,来去熟。
尚仿佛、大堤南北。
望杨柳、一片阴阴,
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
听取春声,
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
深深杏花屋。
东风曾共宿。
记小刻、近窗新竹。
旧游远,沈醉归来,
满院银烛。

诗意和赏析:
《应天长》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一种怀旧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浪漫情调的场景。

诗的开头描述了帘幕轻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以及幽静小径上燕子留下的泥痕,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诗人提到是禁城寒食,这是指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清明节前一天,人们在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这一节日的提及增加了诗词的历史感和情感。

诗中还出现了轻舟泛晴渌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春日午后悠闲漫游的场景。他在花间小雨中漫步,寻找熟悉的芳香之地,仿佛还在大堤南北的旧游中。

诗人望向杨柳,看到一片阴阴的景象,新绿的柳枝摇曳生姿,给人以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重访了曾经的艳歌人,聆听着春天的声音,让他回忆起杜郎曲。这里的杜郎曲指的是杜甫的诗歌,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春天和杜甫的诗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珍视。

诗的最后,诗人回忆起去年春天的景色,深深感受到杏花屋的美丽。他回忆起曾与东风共宿的时刻,记录下近窗边的新竹。最后,他沉醉在远方的旧游中,满院燃烧着银烛,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怀旧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过去时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王沂孙简介

宋代·王沂孙的简介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 王沂孙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