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悄
基本词义
◎ 悄
〈形〉
(1) (形声。从心,肖声。本义:忧愁的样子)
(2) 同本义 [grieved;worried]
悄,忧也。——《说文》
忧心悄悄。——《诗·邶风·柏舟》
劳心悄兮。——《诗·陈风·月出》
诀后悄切。——《文选·潘岳·笙赋》
(3) 又如:悄切(形容声音忧愁凄切);悄怆(哀伤,忧伤);悄悄(忧愁的样子);悄悒(因思念而忧郁);悄戚(悲痛忧伤)
(4) 寂静无声 [quiet;silent]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悄怆幽邃。——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悄默声儿(不声不响);悄促促(静悄悄);悄悄(寂静的样子)
(6) 完全的,整个的 [complete]。如:悄如(悄似,悄一似,悄一如。全像;恰似)
(7) 另见
悄的国语辞典解释
悄 拼音:[qiǎo] 注音:[ㄑㄧㄠˇ]
详细解释:副
1.忧愁。 引证:《诗经•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汉•毛亨•传:“悄,忧也。”唐•白居易〈夜雨有念〉诗:“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例如:忧心悄悄。
2.寂静。 引证:唐•白居易〈琵琶行〉:“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宋•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词:“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 例如:静悄悄、悄然无声。
康熙字典
悄【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親小切《集韻》《韻會》《正韻》七小切,
音
。《說文》憂也。《詩·邶風》憂心悄悄。
又《
風》勞心悄兮。
又《集韻》《韻會》《正韻》
七肖切,音俏。急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悄【卷十】【心部】
憂也。从心肖聲。《詩》曰:“憂心悄悄。”親小切
说文解字注
(悄)
也。按也當作皃。釋訓曰。悄悄、憂也。毛傳曰。悄悄、憂皃。从心。肖聲。親小切。二部。詩曰。憂心悄悄。邶柏舟文。
- 悄的词语
- 悄的成语
- qiǎo jì悄寂
- qiāo míng míng悄冥冥
- niè qiāo qiāo蹑悄悄
- qiāo yì悄悒
- kōng qiǎo空悄
- jìng qiǎo静悄
- qiǎo rán ér zhì悄然而至
- qiǎo rán shēng xī悄然声息
- yǎ qiāo哑悄
- qiāo mì悄密
- qiǎo shēng xì yǔ悄声细语
- yā mò qiǎo shēng鸦默悄声
- qiǎo shēng悄声
- qiǎo rán wú shēng悄然无声
- qiǎo wú rén shēng悄无人声
- gū qiǎo孤悄
- yōu xīn qiāo qiāo忧心悄悄
- yīn qiāo qiāo阴悄悄
- qiāo qiāo mì mì悄悄密密
- qiāo cù cù悄促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