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许山川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木兰花慢(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
恰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
笑浅濑平芜,寒城小市,掌许山川。
半生梦魂不到,与君侯、岁岁此周旋。
鞍马空销髀肉,兜牟未换貂蝉。
人生天地两仪间。
须住百余年。
数重卦三三,后天八八,来日千千。
面前路头尽阔,放规模、运量十分宽。
官职终还分定,儿孙也靠心传。
掌许山川的上一句是:寒城小市
掌许山川的下一句是:半生梦魂不到
鉴赏
《木兰花慢(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魏了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恰逢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
浅笑中,看到了平静的水面和广阔的原野,感受到了寒城中小小的市集,掌握了山川的美妙景色。
半生的梦境与魂魄未曾到达,与你同行,岁岁往复。鞍马徒然消瘦,兜牟仍未换上貂蝉的装束。
人生就像天地间的两仪。我们应该停留百余年。数算着日复一日的变化,后天的八月八日,未来的千千万万日子。
面前的路途变得宽广无边,规模放大,运量十分广阔。官职最终会有分配,子孙也依靠内心的传承。
诗意: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慢为题,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并以此抒发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庭、传承和官职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相结合。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如箕斗外、月初弦,展现了秋光的美丽和凄凉。同时,诗中也出现了寒城小市和山川的描写,给人以平和、宁静之感。
诗人以木兰花慢为题,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人生梦幻与现实的落差。他与君侯一起往来岁月,但却没有达到半生的梦境,这反映了人生的不完美和未尽之感。
诗人提到鞍马消瘦、兜牟未换貂蝉,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不完美。然而,他认为人生应该停留百余年,数算着日复一日的变化。这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表达了对事业和家族传承的期许。他相信官职最终会有分配,子孙也会通过内心的传承得到依靠。这体现了对家族延续和传统价值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庭、传承和官职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