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新丝缠角粽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色新丝缠角粽的上一句是: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的下一句是:金盘送
鉴赏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翻译及注释
翻译
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注释
妖艳:红艳似火。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浴兰:见浴兰汤。
惊破:打破。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赏析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简介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这首词,欧阳修描写了过端午风俗习惯: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然而,主笔却是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的生活:用五色新丝心有缠裹的粽子,并且由金盘盛着,由侍婢送进,还要洗一个香花澡,然后睡了一个香梦,而想不到的是被黄鹂声唤醒。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创作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欧阳修简介
宋代·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欧阳修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晚出千林
-
盟寒尚可寻
出自 宋代 王炎: 《銛老许相过不至炎约尧章访方又以事夺銛寄二》
- 征鸿掠天不堪闻
- 劝酒莫言无乐送
- 文章呼延太尉
-
玄修大典既毕
出自 元代 欧阳玄: 《渔家傲 余读欧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
-
四泄安可求,山僧只指点。
出自 明代 陶望龄: 《游五泄六首(其四)第一泄》
-
幽虫不相干,空阶自言语。
出自 宋代 李流谦: 《中秋月色甚佳病不及观》
-
此间觉平夷,无须咎摧挫。
出自 清代 汪天与: 《穿鳌鱼洞度莲花沟上文殊顶》
-
定知啜粥可糊口,未至复疾号山芎。
出自 宋代 韩元吉: 《范良臣见过云有食粥之忧以斛米助之因得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