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危构傍蓬莱的下一句是:水阁风长此快哉
鉴赏
【注释】:
①在别人成诗以后,也和一首,其所押之韵与原诗全同,叫做次韵;所押的韵与原作用韵同在一部而次序不同,叫做用其韵而不次,两者又通称和韵。孔宪:指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孔延之。宪是官场中对上级或同级的尊称。
②危构:高耸的建筑物,疑指望海亭,此句是说蓬莱阁的位置。
③水阁:指蓬莱阁,它建筑在鉴湖之滨。
④原注:“杭州有望海楼。”这是说自己去年曾在越州望海亭望海,杭州也同样有望海的条件。
【品评】
唐元稹任越州剌史时,有《以州宅夸于乐天》诗,中云:“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后人因建蓬莱阁来纪念他。熙宁四年(1071),赵抃由越州改知杭州,遗缺由孔延之继任,因而有此赠答。
此诗第二联成功地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位正直清廉的政治家的广阔胸襟。陈衍曾以之与盂浩然《临洞庭湖上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及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相比,以为胜于孟而可与杜一较优劣。这话固然有见解,但就整体而论,赵诗中却显得缺少孟那种用世之心、杜那种忧国之感。全篇表情直率而不沉着,布局整饬而无变化,这与作者为诗工拙随意的创作态度以及这首诗本来就是应酬之作,自然都不无关系。由此也可见,佳句与名篇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读诗,既能赏其胜境,复能烛其弱点,则欣赏能力方可不断提高。
①在别人成诗以后,也和一首,其所押之韵与原诗全同,叫做次韵;所押的韵与原作用韵同在一部而次序不同,叫做用其韵而不次,两者又通称和韵。孔宪:指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孔延之。宪是官场中对上级或同级的尊称。
②危构:高耸的建筑物,疑指望海亭,此句是说蓬莱阁的位置。
③水阁:指蓬莱阁,它建筑在鉴湖之滨。
④原注:“杭州有望海楼。”这是说自己去年曾在越州望海亭望海,杭州也同样有望海的条件。
【品评】
唐元稹任越州剌史时,有《以州宅夸于乐天》诗,中云:“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后人因建蓬莱阁来纪念他。熙宁四年(1071),赵抃由越州改知杭州,遗缺由孔延之继任,因而有此赠答。
此诗第二联成功地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位正直清廉的政治家的广阔胸襟。陈衍曾以之与盂浩然《临洞庭湖上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及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相比,以为胜于孟而可与杜一较优劣。这话固然有见解,但就整体而论,赵诗中却显得缺少孟那种用世之心、杜那种忧国之感。全篇表情直率而不沉着,布局整饬而无变化,这与作者为诗工拙随意的创作态度以及这首诗本来就是应酬之作,自然都不无关系。由此也可见,佳句与名篇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读诗,既能赏其胜境,复能烛其弱点,则欣赏能力方可不断提高。
赵抃简介
宋代·赵抃的简介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 ► 赵抃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又闻詹事奉储皇
出自 宋代 刘过: 《上益公十绝为寿·宝龟》
-
多病却无气力
出自 宋代 姜夔: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 琴弦戛击玉声寒
- 湿尽青衫是此时
- 此中不昼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颜。
-
里人称为社橘。
出自 元代 尚仲贤: 《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
- 红袖擪。
- 两浙多才地,三年化雨深。
-
亡殷牛饮,败楚虎酬。
出自 明代 胡一桂: 《四言诗十六首(其十三)》
- 名虚何足尚,命拙不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