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戴叔伦的名句 > 浩浩波声险

浩浩波声险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京口怀古

“浩浩波声险”出自唐代戴叔伦的《京口怀古》,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o hào bō shēng xiǎ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
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江:长江的别名。
古渡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苍苍:(形)①灰白色:两鬓~。②苍茫:郁郁~。③深青色:林海~。
天色:(名)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或天气变化的情况:~阴暗|~已晚。
三方: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太平天国避'皇'字讳,称三皇为三方。参见'三方五氏'。
一水何在:(书)(动)在哪里:理由~?
清泉:清澈干净的泉水。

浩浩波声险的上一句是: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的下一句是:苍苍天色愁

鉴赏

《京口怀古》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
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中文译文:

大江横跨万里,古渡渺然难寻。
波涛浩浩,声势险恶;天空苍苍,寓意忧愁。
三方都归入汉朝鼎盛时期,一条江水界定了吴州的疆域。
昔日霸国的辉煌,如今何在?唯有清泉依旧悠然自流。

诗意和赏析:

《京口怀古》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描写了长江的辽阔和悠远,以及历史变迁中的社会动荡和王朝更替。

诗的前两句“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展示了大江的浩渺和历史的悠久,形容了长江的长远和广阔。接着,诗人描述了大江的波涛声浩大而险恶,天色苍苍映衬出忧愁的意境,仿佛反映了过去的强大霸业和今天的衰落。

诗的后两句“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则表达了战国时期三国相争,最终汉朝统一的历史,以及吴国在江南的地位。诗人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思考和反思,表达了对昔日霸业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失望。最后一句“清泉长自流”则强调了清泉长存不变的寓意,可能也寓意了希望在历史的变迁中寻找到永恒和安慰。

整首诗用简洁的词句展现了长江的辽阔和历史的沧桑,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当今社会的感慨,给人一种悲壮和深沉的情感。该诗以质朴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写法展现了戴叔伦的诗歌天赋。

戴叔伦简介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 戴叔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