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载舟覆舟载舟覆舟的意思
zàizhōuzhōu

载舟覆舟


注音ㄗㄞˋ ㄓㄡ ㄈㄨˋ ㄓㄡ

成语解释 载舟覆舟

繁体載舟覆舟


载舟覆舟

词语解释

载舟覆舟[ zài zhōu fù zhōu ]

⒈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原意是民众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关注民心向背、取得民心的重要。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载舟覆舟”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语出《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旧唐书·魏徵传》:“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清 魏源 《观往吟》之九:“载舟覆舟两未形,逆风顺风均不利。”

国语辞典

载舟覆舟[ zài zhōu fù zhōu ]

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也作「覆舟载舟」。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分字解释


※ "载舟覆舟"的意思解释、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孕育出中华民族,也形成了中国式管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中国式管理是否有效,要看我们如何合理运用。用得合理,自然效果良好。

3、刚才是白云,此时变成了乌云,情况陡变,这才是行云流水的精髓所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意思。

4、爱它是因为它既有效又廉价,害怕它是因为它能载舟也能覆舟。

5、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帝王不仁,那他纵是千秋基业,也有崩塌之日。

6、但比喻君主为舟,民众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7、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

8、舟水之喻: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9、心想,有时科技越是发达,反而为人类带来更大的伤害,这又证明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事物永远都有好坏两面。

10、墙倒众人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难道你没学过吗?

11、在中国古代也有谚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2、要实行教育和惩治并举的方针,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1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竟是如此刻骨铭心。

14、认为君与民好比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巩固封建统治。

15、但是,如果来自民间的议论呈“一边倒”之势,反对的声音高过支持者的音量许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也耐人咀嚼。

16、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被不孝子孙忘得一干二净,民变也就在所难免了。

1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8、然而,这些饰物就像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只有配戴适宜,才会倍增风采。

19、“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些思想无不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极端重要性。

20、世间万物莫离不开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