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词语解释
秦腔[ qín qiāng ]
⒈ 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英Shanxi Opera;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剧种。俗称梆子,流行于 陕西 以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西北地区本属古 秦 地,故名秦腔。音调激越高亢,节奏鲜明,善于表现悲壮、激昂和凄楚的情感。
引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也。”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二章:“生宝 很喜欢 有万 心宽体胖,和谁都能说笑、打闹,撅起屁股拉屎的时候,还唱着那么几句很不内行的秦腔。”
国语辞典
秦腔[ qín qiāng ]
⒈ 一种流行于西北各省区的板腔体剧种。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成 为秦腔。
⒉ 北方梆子的统称。
英语Qinqiang, an opera style popular in northwest China, possibly originating in Ming dynasty folk music, Shanxi opera
德语Shaanxi Oper (S)
法语opéra Qinqiang
分字解释
※ "秦腔"的意思解释、秦腔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年,鲁迅在西北大学讲学,并连续多日在易俗社听秦腔,留下了“古调独弹”这样的匾额,所以昨日百年易俗的女掌门惠敏莉也特意赶来参会。
2、清代乾隆间,这种宜黄腔,在北京能与著名的弋阳腔、秦腔并肩媲美。
3、秦安县文化馆馆长姚常德说,很像江南曲调,有雅气,不同于西北秦腔粗狂、高昂和激越,“这可能跟胡缵宗曾在江南做官及其文人气质有关”。
4、陕西的秦腔戏长于表达人在面对大悲大苦时的大情绪,而不适凄凄切切的才子佳人,也非轻松娱乐的耍闹戏。
5、发挥了秦腔艺术的激昂慷慨,又注重抒发感情的特长,于激愤中委婉曲折,于悲壮中动人情怀。
6、其原因是秦腔的豪放、悲壮、哀伤等特点决定了它只能迎合西北民众的心理,其它地区的人们则未必能适应这种风格。
7、《秦腔》是揭示他的踯躅的典型文本。
8、尚小云先生不仅吸收了李瑞芳、马兰鱼、温喜爱等秦腔、碗碗腔这些地方戏演员为徒,还在山东、贵州等地收了一批京剧演员做弟子。
9、这是秦腔《斩单童》里的净角唱段,杨玉梅和郭坚扶着栏杆立在船头,笑着说:我的妈妈,这小伙的声气真美。
10、今年41岁的范伟刚是甘肃省平凉市人,从小跟着当画匠的父亲为秦腔剧团画戏袍、脸谱,耳濡目染,对秦腔喜爱有加。
11、《斩单童》《十五贯》《游龟山》《铡美案》《辕门斩子》先后登场,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精彩亮相,秦腔的粗犷豪放、慷慨悲壮一下子震住了观众。
12、京剧形成于1790年前后至1840年前后,是在北京原有的昆、弋腔和外地进京的徽班、汉调、秦腔等地方戏曲声腔的基础上逐步孕育形成的。
13、街西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培养秦腔演员的晓钟剧校,我的一位乡党叫雷生耀,是该校的教师。
14、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
15、既古朴又豪放,如同处于中国梆子腔鼻祖地位的秦腔一样,很有原生态的味儿。
16、另外还有11家剧院,其中有著名的秦腔剧社易俗社、三义社,演唱评剧的正音国剧社、演唱豫剧的狮吼剧社等。
17、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
18、高价秦腔能否"古调独弹"?西安百年剧场豪华单间开价8000元:秦腔为谁而唱。
19、秦腔虽然在西北地区备受欢迎,但是他并不被其它地区的人们所接受。
20、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在明朝之前已经形成。
相关词语
- qín jiàn秦鉴
- qín yàn秦艳
- qín guān秦观
- qín jiāo秦艽
- qín xián秦弦
- qín yíng秦嬴
- qín dì秦地
- qín qiāng秦腔
- hú qín胡秦
- qín yú秦余
- qín gāng秦纲
- qín huò秦货
- qín dòng秦洞
- qín shì秦市
- jù qín剧秦
- qín wū秦乌
- qín tóu秦头
- qín jìn秦晋
- bì qín避秦
- qín guī秦规
- chàng qiāng唱腔
- pāi lǎo qiāng拍老腔
- fàng huáng qiāng放黄腔
- qiāng bǎn腔板
- kū qiāng刳腔
- zuò qiāng作腔
- yáng qiāng羊腔
- tuō qiāng托腔
- qiāng zǐ腔子
- mǎn qiāng rè xuè满腔热血
- wěi qiāng尾腔
- jǐ qiāng几腔
- yóu qiāng油腔
- pāo qiāng抛腔
- guò qiāng过腔
- lè píng qiāng乐平腔
- bí qiāng鼻腔
- qiāng yīn腔音
- chī nǎi qiāng吃奶腔
- mǎn qiāng bēi fèn满腔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