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lóng

蟠龙


注音ㄆㄢˊ ㄌㄨㄥˊ

繁体蟠龍
词性名词

蟠龙

词语解释

蟠龙[ pán lóng ]

⒈  盘伏的龙。

⒉  回环的龙形。

⒊  发髻名。

引证解释

⒈  盘伏的龙。

《尚书大传》卷一下:“蟠龙賁信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
郑玄 注:“蟠,屈也。”
《方言》第十二:“未陞天龙谓之蟠龙。”
唐 李商隐 《赛灵川县城隍神文》:“逐清泠之耕父,不使扬光;迴沮泽之蟠龙,皆令洒润。”

⒉  回环的龙形。

《淮南子·本经训》:“寝兕伏虎,蟠龙连组。”
高诱 注:“蟠龙,詰屈相连,文错如织组文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门外苍松踞虎,阶前古檜蟠龙。”

⒊  发髻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古人呼髻为蟠龙,蟠龙者,髻之本体,非由粧饰而成,随手綰成,皆作蟠龙之势。”

国语辞典

蟠龙[ pán lóng ]

⒈  盘曲回旋的龙。

《尚书大传·卷一下·虞夏传》:「蟠龙贲信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分字解释


※ "蟠龙"的意思解释、蟠龙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登上海拔986米的望京楼,东现"雾灵积雪",西望“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

2、在故宫博物院中的金雕蟠龙,真是惟妙惟肖啊。

3、做的蟠龙和麒麟,柱顶上铸一个腾云形的承盘露,直径3仗,四个龙人站在盘上手捧火珠,火珠高1丈,天枢柱上刻着百官姓名和四夷酋长的姓名。

4、之后,一纵做为主力连续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次作战,取得了稳定陕北战局的三战三捷,毫无疑问,一纵在陕北三战三捷中立下头功。

5、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的重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6、临溪亭下的水面碧蓝,映着天光云影,连室内为花卉图案的海墁天花,还有当心绘制的蟠龙藻井,都晃动着散漫的水光。

7、登上海拔986米的望京楼,东现"雾灵积雪",西望“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

8、林墨无意间来到熙朝,人品爆发捡到了里面住着条龙魂的蟠龙玉,从此改变整个人生,在修真界扮猪吃老虎,混得风生水起……

9、重檐翘角上雕龙欲飞,流云舒卷,山背上宝塔挺立,双龙戏珠,下面石柱居中的则是一对蟠龙盘绕,云彩流动。

10、赵王欲夺魏国蟠龙宝镜,派奸细潜入魏国,巧取豪夺未果,于是起全国之兵袭击魏国.

11、一个巧夺天工的鲁公蟠龙盒,一个隐藏在地底深处的绝世珍宝,引起了一群背景神秘的纨绔子弟的兴趣。

12、介绍西江下游航道整治C1合同段蟠龙石炸礁工程施工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3、不愧是楚梦尘的儿子,你父亲的覆云蟠龙法当初也是取自这两路绝技,不过却有些生搬硬套。

14、“九龙壁”,建于1756年,全壁用五彩琉璃瓦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姿态生动,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15、厥体难穷,其类多容,炯娜如削弱柳,耸拔如袅长松;婆娑而飞舞凤,宛转而起蟠龙

16、香炉通高166厘米,座基平面呈六边形,每边宽约50厘米;中间空心香筒分为三层,镂空刻有石狮、蟠龙、凤凰等。

17、没有玉石碑廊蟠龙立柱,没有烟云缭绕仙雾蒙蒙,只有左松右竹两片青翠树林相夹的一条土石小路,抬眼望凭空挽着一支桂花,花团锦簇中漂浮着“折月谷”。

18、登上海拔986米的望京楼,东现"雾灵积雪",西望“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

19、曾经遮天蔽日的蟠龙山此刻早已变了摸样,如果不是林晨轻车熟道,定然以为来错了地方,光秃秃的山脉早已片草不生,到处坑坑洼洼如同被掘地三尺一般。

20、壁立千仞,奇峰罗列,藤蔓摇曳,带着些许深沉像条条蟠龙,延空扶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