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雁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鱼书雁帖”。
详细解释
见鱼书雁帖。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基础信息
拼音yú shū yàn bó
注音ㄩˊ ㄕㄨ 一ㄢˋ ㄅㄛˊ
繁体魚書雁帛
感情鱼书雁帛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鱼肠雁足、鱼书雁帖、鱼书雁信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意思解释)
- 帝王将相(意思解释)
- 要言不烦(意思解释)
- 初来乍到(意思解释)
- 百尺竿头(意思解释)
- 月地云阶(意思解释)
- 断手续玉(意思解释)
- 别开蹊径(意思解释)
- 凭几之诏(意思解释)
- 情见于色(意思解释)
- 挖耳当招(意思解释)
- 解发佯狂(意思解释)
- 开山之祖(意思解释)
- 绝薪止火(意思解释)
- 啸咤风云(意思解释)
- 平心持正(意思解释)
- 芒刺在身(意思解释)
- 泾清渭浊(意思解释)
- 有职无权(意思解释)
- 人来客往(意思解释)
- 消除异己(意思解释)
- 衾影独对(意思解释)
- 启而不发(意思解释)
- 去如黄鹤(意思解释)
- 吃水忘源(意思解释)
※ 鱼书雁帛的意思解释、鱼书雁帛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假思索 |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
| 不谋而同 |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
| 花花哨哨 | 指颜色繁多,鲜艳夺目。 |
| 肩背相望 | 谓相继而起,连续不断。 |
| 头会箕赋 | 见“头会箕敛”。 |
| 他乡异县 | 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
| 曝腮龙门 | 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
| 腾腾兀兀 | 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
| 言多伤行 |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
| 瓜分鼎峙 | 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
| 歪嘴念邪经 | 比喻为谋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实的宣传。 |
| 戮力同心 |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
| 磨礲浸灌 | 见“磨砻浸灌”。 |
| 钝学累功 |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
| 柱石之士 | 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
| 对床风雨 | 同“对床夜雨”。 |
| 鉥心刳形 | 鉥:长针,刺;刳:剖挖。刺伤心肺,剖挖形体。指呕心沥血 |
| 插科使砌 | 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
| 面缚衔璧 |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
| 秕者先行 | 秕: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 龙拏虎跳 | 犹言龙争虎斗。 |
| 霞绡雾縠 | 华美轻软的丝织品。借指用这种丝绸制成的衣服。 |
| 爆炸新闻 | 令人震惊﹑轰动的消息。 |
| 麟趾褭蹏 | 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 |
| 落成典礼 | 举行庆祝竣工的隆重仪式。 |
| 张皇无措 | 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
| 小惠未遍 | 一点小的恩惠,不能使所有的人。 |
| 顺风人情 | 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