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如圭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圭:测日影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指尊崇信奉某人或事物,并且作为自己的准则。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扬善于公厅,归过于私室’的明教奉如圭臬。”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rú guī niè
注音ㄈㄥˋ ㄖㄨˊ ㄍㄨㄟ ㄋ一ㄝˋ
感情奉如圭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十分信奉。
近义词奉为圭臬
英语look up to as the standar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一溜烟(意思解释)
- 无动于衷(意思解释)
- 功成名立(意思解释)
- 观望不前(意思解释)
- 一人之交(意思解释)
- 鹬蚌相斗(意思解释)
- 同门异户(意思解释)
- 日中将昃(意思解释)
- 铸成大错(意思解释)
- 龙眉豹颈(意思解释)
- 案剑瞋目(意思解释)
- 驷不及舌(意思解释)
- 吊民伐罪(意思解释)
- 以筦窥天(意思解释)
- 敲骨取髓(意思解释)
- 援笔而就(意思解释)
- 文武兼备(意思解释)
- 诘屈磝碻(意思解释)
- 摇头稾脑(意思解释)
- 奋勇争先(意思解释)
- 飞砂扬砾(意思解释)
- 清沁肺腑(意思解释)
- 疑人偷斧(意思解释)
- 愧及膏肓(意思解释)
- 忧民忧国(意思解释)
- 善闭无关楗(意思解释)
- 郭公夏五(意思解释)
※ 奉如圭臬的意思解释、奉如圭臬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 千言万语 | 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 |
| 户给人足 | 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 吉凶祸福 | 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
| 际会风云 | 遭逢到好的际遇。 |
| 挂羊头,卖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
| 官仓老鼠 | 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
| 自作多情 | 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
| 残渣余孽 | 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
| 合从连横 | 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 |
| 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 尝鼎一脔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
| 手帕姊妹 | 指妓女之间的互称。 |
| 瓦玉集糅 | 糅:混杂。瓦和玉混杂在一起。比喻好坏不分。 |
| 闭关绝市 |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
| 豪管哀弦 | 指管弦乐。 |
| 崟崎历落 |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
| 楚越之急 | 春秋时楚越两国先后遭吴入侵,后因以“楚越之急”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
| 析骨而炊 |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
| 推聋妆哑 | 谓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 |
| 不知大体 | 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
| 行色悤悤 | 见'行色匆匆'。 |
| 九子魔母 | 即佛经中的鬼子母。传说生有五百子,逐日吞食王舍城中的童子,后经独觉佛点化,成为佑人生子的女神。 |
| 梁崩哲萎 | 贤德者之死。 |
| 星燧贸迁 | 比喻岁月变迁。 |
| 斯抬斯敬 | 互相敬重。 |
| 摈欲绝缘 | 见“[[悲痛欲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