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冰炭不同炉冰炭不同炉的意思
bīngtàntóng

冰炭不同炉



冰炭不同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详细解释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你深思虑,因何难共处?岂不闻~。◎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

冰炭不同炉[bīngtànbùtónglú]

    比喻对立的双方无法调和或不能相容。

    《豆棚闲话.第七则》:「其如纣王罪大恶极,人心尽去,把这两句,依旧如冰炭不同炉的。」也作「冰炭不同器」。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炉。”

    例子你深思虑,因何难共处?岂不闻冰炭不同炉。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


    基础信息

    拼音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注音ㄅ一ㄥ ㄊㄢˋ ㄅㄨˋ ㄊㄨㄥˊ ㄌㄨˊ

    繁体冰炭不同爐

    感情冰炭不同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种对立的事物。

    近义词势不两立、冰炭不同器

    反义词和平共处

    英语as incompatible as ice and hot coal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冰炭不同炉的意思解释、冰炭不同炉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反戈相向 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发昏章第十一 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兵不厌诈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巍然耸立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蚍蜉撼大木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厚此薄彼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
熙来攘往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梁上君子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毁风败俗 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荆棘载途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洞烛其奸 洞烛:洞察;洞悉。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
长江天险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再衰三涸 见“再衰三竭”。
小儿破贼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赏罚黜陟 赏罚:赏赐与惩罚;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指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
百年之约 即婚约。
执迷不返 亦作“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
痛之入骨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竹径通幽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隶首之学 指算术,算学。
颐精养气 犹言养精蓄锐。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正值烟瘴熾發,欽奉諭旨,軫念士卒,乃令停兵,蓄精養鋭。”
投笔请缨 请求交给杀敌任务。
把持不住 意思是意志薄弱而受外界影响;忍耐不下去,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