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某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换真欺骗他人。
详细解释
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百科解释移花接木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例子高手名师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山石聚于盆中,移花接木,再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为自然美景的缩影。
基础信息
拼音yí huā jiē mù
注音一ˊ ㄏㄨㄚ ㄐ一ㄝ ㄇㄨˋ
繁体移蘤接木
正音“花”,不能读作“huá”;“移”,不能读作“yì”。
感情移花接木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接”,不能写作“截”。
辨析移花接木和“偷梁换柱”都比喻用另一种事物代替;不同在于:移花接木是中性词语;它的本意是“把某种花木的枝稼接到另一种花上”;所改变的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而“偷梁换柱”的是“梁柱”;比喻事物的内容;多指以假的代替真的。
歇后语花工师傅的把式
谜语桦;园丁
近义词偷梁换柱、移宫换羽、移天换日
反义词按部就班
英语graft flowers on a tree
俄语подделка(фальсификация)
法语arranger habilement une affaire sans rien laisser paraǐtre(substituer en cachett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有问必答(意思解释)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意思解释)
- 粗茶淡饭(意思解释)
- 搬斤播两(意思解释)
- 强食自爱(意思解释)
- 荒唐之言(意思解释)
- 明火执杖(意思解释)
- 寻短见(意思解释)
- 稳扎稳打(意思解释)
- 浑浑沉沉(意思解释)
- 光说不练(意思解释)
- 心怀忐忑(意思解释)
- 如操左券(意思解释)
- 颊上三毫(意思解释)
- 瓦棺篆鼎(意思解释)
- 遂心应手(意思解释)
- 暮夜先容(意思解释)
- 殚精竭力(意思解释)
- 搜根问底(意思解释)
- 痛自创艾(意思解释)
- 旱苗得雨(意思解释)
- 养虎留患(意思解释)
- 桃莱难悟(意思解释)
- 弥天盖地(意思解释)
- 肌擘理分(意思解释)
- 聪明英毅(意思解释)
※ 移花接木的意思解释、移花接木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白首不渝 | 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
| 鸣冤叫屈 | 指申诉冤屈。 |
| 勤工俭学 | 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
| 祖宗法度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
| 立谈之间 | 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
| 麻姑献寿 | 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
| 与鬼为邻 | 和鬼做邻居。形容离死已不远。 |
| 乌白马角 |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 斧钺汤镬 |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
|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 |
| 无颜见江东父老 | 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
| 饴含抱孙 | 同“含饴弄孙”。 |
| 邈如旷世 |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
| 心荡神迷 |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 |
| 文武之道 |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 周游列国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 随车夏雨 | 见“随车致雨”。 |
| 仅以身免 | 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
| 暮虢朝虞 |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
| 搔耳捶胸 | 搔:抓挠。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
| 秋高马肥 |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
| 樵苏不爨 | 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
| 十目所视 | 见“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 痛心泣血 | 泣血:流血泪。痛煞心田,哭出血泪。形容十分悲痛。 |
| 适心娱目 | 犹言喜心悦目。 |
| 大雅宏达 | 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
| 粝食粗衣 |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
| 当道撅坑 | 谓拼个死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