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呆若木鸡呆若木鸡的意思
dāiruò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详细解释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百科解释“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例子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基础信息

拼音dāi ruò mù jī

注音ㄉㄞ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一

繁体獃若木鶏

正音“呆”,不能读作“ái”。

感情呆若木鸡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辨形“呆”,不能写作“待”。

辨析呆若木鸡和“目瞪口呆”;都是从形体上来描绘吃惊发愣的样子;但形体的部位不同;吃惊的程度也有差别。呆若木鸡形容全身都像木鸡似地呆着;程度较重;“目瞪口呆”从眼睛不动、嘴不能说等面部表情来形容发愣的样子。

谜语最愚蠢的鸡

近义词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反义词神色自若、活泼可爱

英语stand like a log

俄语застыть на мéсте

日语呆気 (あっけ)に取られる,あきれてぽかんとなる

法语rester la bouche bé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呆若木鸡的意思解释、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赏同罚异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芬芳馥郁 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杜鹃啼血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
推贤乐善 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闻风而起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聪明绝世 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风流千古 指风雅之事久远流传。
闳识孤怀 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
王公贵戚 泛指皇亲国戚。
机心械肠 【解释】:机巧诈变的心计。
争妍斗艳 竞相比美。
潜形谲迹 见“潜形匿迹”。
生吞活夺 生:原封不动。形容粗暴地抢夺。
积习成俗 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洁浊扬清 犹激浊扬清。
严家饿隶 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燕翼子孙 燕翼:燕子用翅膀覆盖着它的小燕子。比喻保护子孙。
解衣般礴 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鼎镬如饴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南北东西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帏薄不修 亦作“帏箔不修”。
独茧抽丝 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
澎澎渤渤 蓬勃,旺盛。
黑咕咙冬 同“黑古隆咚”。
凿枘圆方 凿枘záoruì比喻互相投合。
惊采绝绝 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能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絶艷,難與並能矣。”《老残游记》第四一回:“南革諸君的議論也有驚采絶艷的處所,可知道世界却被他攪壞了。”清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因暇﹝余﹞熟讀長吉詩,刺其文字之驚采絶艷,一一彙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