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通印子鱼通印子鱼的意思
tōngyìn

通印子鱼



通印子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称'通应子鱼'。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

详细解释

亦称“通应子鱼”。即子鱼。

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蒲阳通应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应侯庙,庙前有港,港中鱼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故荆公有诗云:‘长鱼俎上通三印’,此传闻之讹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兴化军莆田县去城六十里有通应侯庙,江水在其下,亦曰通应……子鱼出其间者,味最珍美。上下数十里,鱼味即异,颇难多得,故通应子鱼,名传天下。”参见“子鱼”。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yìn zǐ yú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通印子鱼的意思解释、通印子鱼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升斗小民 家里没有多存粮食。比喻贫穷的老百姓。
就事论事 就:按照。指按照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也指只评事情的现象;不涉及事情的本质和做事的指导思想。
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败于垂成 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三清四白 谓非常清白。
气消胆夺 形容畏惧到极点。
软不拉耷 耷:松弛地下垂。指软弱无力,松弛下垂
江海不逆小流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激扬清浊 见“激浊扬清”。
进退触篱 见“进退触籓”。
自相惊扰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百炼成刚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立足之地 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
绷巴吊拷 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封胡遏末 比喻优秀子弟。
余音缭绕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忝陪末座 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食箪浆壶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 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阴山背后 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乐祸不悛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呼朋引友 招引意气相投的人。
凌乱不堪 形容没有秩序、十分不整齐的样子。也作“零乱不堪”。
随俗沈浮 谓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一茎一草 指细微之物。
一条藤儿 方言。比喻串通一气;一伙。
一哄而集 形容突然把人们集合起来。
据鞍顾眄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酒余饭饱 酒喝足,饭吃饱。形容吃喝得十分尽情饱足。亦作:[[酒足饭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