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恤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安:安定;恤:体恤。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详细解释
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之善经,不可舍也。◎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
安定富人,抚恤穷民。比喻治国安民之道。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六: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亦作安富恤贫。
百科解释【拼音】ānfùxùqióng【解释】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结构】联合式成语【词性】中性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治国安民的方针【示例】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之善经,不可舍也。”【近义词】治国安民
出处《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例子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不可舍也。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
基础信息
拼音ān fù xù qióng
注音ㄢ ㄈㄨˋ ㄒㄨˋ ㄑㄩㄥˊ
繁体安富卹窮
感情安富恤穷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治国安民的方针。
近义词治国安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比物此志(意思解释)
- 事半功倍(意思解释)
- 平白无故(意思解释)
- 迷而不返(意思解释)
- 求田问舍(意思解释)
- 江翻海搅(意思解释)
- 顽父嚚母(意思解释)
- 狐朋狗党(意思解释)
- 引狗入寨(意思解释)
- 三贞五烈(意思解释)
- 法海无边(意思解释)
- 一发破的(意思解释)
- 至亲好友(意思解释)
- 巧伪不如拙诚(意思解释)
- 乘风转舵(意思解释)
- 安神定魄(意思解释)
- 讽一劝百(意思解释)
- 仰之弥高(意思解释)
- 通才硕学(意思解释)
- 偏怀浅戆(意思解释)
- 占风望气(意思解释)
- 妙绝一时(意思解释)
- 旧物青毡(意思解释)
- 轩昂魁伟(意思解释)
- 广厦万间(意思解释)
- 喃喃喏喏(意思解释)
- 行尸坐肉(意思解释)
-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意思解释)
※ 安富恤穷的意思解释、安富恤穷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 剥茧抽丝 |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
| 茫然不解 | 茫然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
| 现成饭 | 现成的饭食,已做成的饭。指坐享其成。 |
| 捉将官里去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 人多嘴杂 | 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
| 敦本务实 |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
| 改操易节 | 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
| 高才卓识 | 见“高才远识”。 |
| 睹始知终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 伯乐一顾 | 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
| 潜心涤虑 | 谓专心致志。 |
| 化性起伪 |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
| 唇如激丹 | 激丹:鲜明的红色。形容嘴唇红润。 |
| 众星拱辰 | 拱:环绕,拱卫。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
| 陵弱暴寡 | 谓欺凌弱小者和少数。语出《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 |
| 正言厉颜 | 见“正言厉色”。 |
| 杜口裹足 |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
| 朱榭雕阑 | 朱:红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 |
| 交口同声 | 犹言众口一词。 |
| 神清气茂 | 谓心神清朗,资质秀美。 |
| 降邪从正 | 降:降服;从:归从。降伏妖邪,使之改邪归正。 |
| 疾之如仇 | 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
| 移山跨海 | 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
| 點石成金 | 点石成金diǎnshíchēngjīn[touchastoneandturnitintogold—turnacrudeessayintoaliterarygem]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西游记》 |
| 十郎八当 | 犹言七零八落。 |
| 文情并茂 | 文采感情都非常丰富。 |
| 当时谈宗 | 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谈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