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漏网之鱼漏网之鱼的意思
lòuwǎngzhī

漏网之鱼



漏网之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例子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lòu wǎng zhī yú

注音ㄌㄡˋ ㄨㄤˇ ㄓ ㄩˊ

繁体漏網之魚

正音“漏”,不能读作“lù”。

感情漏网之鱼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用于罪犯。

辨形“漏”,不能写作“露”。

辨析见“惊弓之鸟”。

谜语开罗来信

近义词亡命之徒、丧家之犬、漏网游鱼

反义词网中之鱼

英语escape unpunished

俄语непойманный вра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漏网之鱼的意思解释、漏网之鱼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逼上梁山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拍手称快 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破斧缺斨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自己的床铺边,怎幺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独具只眼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稻粱谋 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
离析分崩 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
削发为僧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月明如昼 月光明朗,天色像白天一样明亮。
涂歌巷舞 同“涂歌里抃”。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兵器;揭:举。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
敢怒不敢言 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耳聋眼花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一年一回 指一年一次。
计出无聊 主意出于无可奈何。
割肉饲虎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首尾夹攻 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附骥攀鳞 比喻追随有名望的人左右,依附其成名。
户列簪缨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门前陈列着簪缨。形容做官的荣耀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
苞苴竿牍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分寸之末 比喻微少、细小。
全无忌惮 忌惮:顾忌和畏惧。一点没有顾忌和畏惧。
鄂君香被 同'鄂君被'。
脱腔落板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一地胡拿 一味胡闹。亦作:[[一地里胡拏]]。
文如春华 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