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婆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
出处《晋书·陶侃传》:“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例子元·张可久《双调水仙子·西湖秋夜》:“拚余生诗酒消磨,云子舟中饭,雪儿湖上歌,老子婆娑。”
基础信息
拼音lǎo zǐ pó suō
注音ㄌㄠˇ ㄗˇ ㄆㄛˊ ㄙㄨㄛ
感情老子婆娑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呕心吐胆(意思解释)
- 师直为壮(意思解释)
- 屙金溺银(意思解释)
- 大吃一惊(意思解释)
- 草草率率(意思解释)
- 掘墓鞭尸(意思解释)
- 以战去战(意思解释)
- 知鱼之乐(意思解释)
- 后顾之患(意思解释)
- 丧胆亡魂(意思解释)
- 知过必改(意思解释)
- 匿迹隐形(意思解释)
- 月下老(意思解释)
- 司空眼惯(意思解释)
- 河沙世界(意思解释)
- 蛮来生作(意思解释)
- 义刑义杀(意思解释)
- 杀生害命(意思解释)
- 百无失一(意思解释)
- 一瓶一钵(意思解释)
- 知荣守辱(意思解释)
- 同心共济(意思解释)
- 兆载永劫(意思解释)
- 专欲难成(意思解释)
- 捉摸不定(意思解释)
- 螽斯之征(意思解释)
- 花月之身(意思解释)
※ 老子婆娑的意思解释、老子婆娑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战战兢兢 |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
| 缺一不可 | 少一样也不行。 |
| 子为父隐 |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
| 目不妄视 | 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
| 眼笑眉飞 | 形容极度高兴。 |
| 心不应口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
| 行侠好义 | 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
| 开疆拓宇 | 同“开疆拓土”。 |
| 截趾适履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 民胞物与 |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
| 存亡继绝 |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 电掣星驰 | 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比喻迅疾。 |
| 痴儿说梦 | 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
| 因事制宜 |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的事情,制定适宜的措施。 |
| 流言飞文 | 犹言流言蜚语。 |
| 达人立人 | 达:引进;立:培植。指帮人建功立业。 |
| 兵出无名 |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亦作“师出无名”。 |
| 悲欢聚散 |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
|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
| 如荼如火 | 荼:像茅草花一样白;火:像火一样红。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 走笔成文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 犹豫未决 |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决断。 |
| 嚎啕大哭 | 大声哭叫。 |
| 借公行私 |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 风恬月朗 | 恬:平静,安适;朗:明亮。风静月明。形容夜色宁静幽美。比喻清白高洁 |
| 焦虑不安 | 意思是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 |
| 亘古不变 | 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
| 喝神駡鬼 | 形容胡乱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