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一见如故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唯恐天下不乱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束之高阁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造因结果 谓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天理难容 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
掩耳盗铃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日转千阶 阶:官阶。形容连续升官。
蒙面丧心 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
懵然无知 懵:无知的样子。一无所知的样子。
淑人君子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挖耳当招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酒余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合不拢嘴 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
同归殊涂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糊涂到顶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楚弓复得 喻失物复得。
挟朋树党 朋:互相勾结的同类人。依仗同类,树立党派。
芒然自失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明罚敕法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弃车走林 《左传·宣公十二年》:“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赵旃弃车而走林。”后因以“弃车走林”喻临阵脱逃。
蝇粪点玉 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坏人诬陷好人。
切骨之寒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喜怒无处 处:定,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情绪变化无定。
膺籙受图 谓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道教谓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商衡周鼎 谓伊尹和周公。
得风便转 犹顺风。便利,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