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坟五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详细解释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百科解释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例子林语堂《闲话说东坡》:“也许竹书纪年,或什么三坟五典真有记载。”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én wǔ diǎn
注音ㄙㄢ ㄈㄣˊ ㄨˇ ㄉ一ㄢˇ
繁体三墳五典
感情三坟五典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最早的古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共相唇齿(意思解释)
- 极重难返(意思解释)
- 六问三推(意思解释)
- 熊罴之士(意思解释)
- 日上三竿(意思解释)
- 矢力同心(意思解释)
- 无疆之休(意思解释)
- 猿穴坏山(意思解释)
- 一榻胡涂(意思解释)
- 纷纷洋洋(意思解释)
- 咏桑寓柳(意思解释)
- 广陵散绝(意思解释)
- 忿世嫉俗(意思解释)
- 强食靡角(意思解释)
- 斟酌损益(意思解释)
- 易地而处(意思解释)
- 寓意深长(意思解释)
- 衣冠甚伟(意思解释)
- 疥癣之病(意思解释)
- 上陵下替(意思解释)
- 魂飞魄飏(意思解释)
- 缘鹄饰玉(意思解释)
- 半梦半醒(意思解释)
- 春归老人(意思解释)
- 专制擅命(意思解释)
- 雕文织彩(意思解释)
- 遇事生波(意思解释)
- 郭公夏五(意思解释)
※ 三坟五典的意思解释、三坟五典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 反劳为逸 | 劳:疲劳;逸:安闲,休息。把疲劳转化为安逸。 |
| 余业遗烈 | 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
| 东道主人 | 见“东道主”。 |
| 德容兼备 |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
| 俯首戢耳 | 见“俯首帖耳”。 |
| 御敌于国门之外 | 御:抵挡;国门:京都城门,边界线。将敌人阻挡在境外。 |
| 石沉大海 |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
| 挢枉过正 | 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 称体载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
| 砌红堆绿 |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
| 得胜回头 | 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 |
| 裘弊金尽 |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
| 不仁不义 |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
| 热情奔放 | 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 |
| 绝后光前 | 绝:断绝;光:光大,扩充。扩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难以做到的事。形容功业伟大或成就卓著。 |
| 漏洩春光 | 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
| 无明业火 | 指怒火。 |
| 切理餍心 | 见“切2理厌心”。 |
| 栋榱崩折 | 栋:正梁;榱:椽子;崩:崩坏;折:折断。梁椽毁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国家或政权倾覆。 |
| 繁音促节 |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
| 眉扬目展 | 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
| 握沐吐餐 | 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
| 信使往来 | 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
| 雪虐冰饕 | 形容风雪交加的景象。 |
| 相视无言 | 同“[[面面相觑]]”。 |
| 南阳三葛 | 指三国时南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