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毛笔的别称。
详细解释
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毛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后因以“中书君”为毛笔的别称。
宋苏轼《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聪明正直(意思解释)
- 惟利是图(意思解释)
- 空谷足音(意思解释)
- 体贴入微(意思解释)
- 莺声燕语(意思解释)
- 坚忍不拔(意思解释)
- 巴山度岭(意思解释)
-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意思解释)
- 予齿去角(意思解释)
- 入不支出(意思解释)
- 河梁携手(意思解释)
- 鸾俦凤侣(意思解释)
- 应时而生(意思解释)
- 简在帝心(意思解释)
- 求神问卜(意思解释)
- 相庄如宾(意思解释)
- 远行无急步(意思解释)
- 节上生枝(意思解释)
- 丰丰满满(意思解释)
- 封胡遏末(意思解释)
- 钻山塞海(意思解释)
- 下车作威(意思解释)
- 有一手儿(意思解释)
- 睚眦之隙(意思解释)
- 救过不遑(意思解释)
- 忧心如酲(意思解释)
- 溜光罄净(意思解释)
- 跌来碰去(意思解释)
※ 中书君的意思解释、中书君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 信手拈来 | 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 |
| 群魔乱舞 | 成群的魔鬼乱蹦乱跳。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
| 枯木死灰 |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
| 牵筋缩脉 | 筋:筋骨;缩:紧缩;脉:血管。形容神经非常紧张。 |
| 四不像 | 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
| 不经之说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 画龙点晴 |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 连鳌跨鲸 |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又《文选·扬雄〈羽猎赋〉》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后以“连鳌跨鲸”表示超凡成仙。 |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 百巧千穷 |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 狗血淋头 | 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
| 凶相毕露 |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毕:完全。 |
| 拈酸吃醋 | 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 |
| 束缊还妇 | 同“束缊请火”。 |
| 八难三灾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 繁征博引 | 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
| 眠云卧石 | 比喻山居生活。 |
| 短垣自逾 |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
| 神怒民怨 | 怨:怨恨。天神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恶多端,引起极大愤怒。 |
| 移山拔海 | 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
| 行惠施利 | 意思是比喻行施恩惠小利以收买人心。 |
| 恩牛怨李 |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朝臣分别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恩牛怨李'喻结党倾轧。 |
| 倚门而望 | 靠着家门向远处眺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 徐妃半面 | 徐妃:指梁元帝妃徐氏;半面:半个面容。徐妃事梁元帝,仅妆饰半个面容。后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全貌。 |
| 为王称霸 | 比喻专横跋扈,蛮不讲理。 |
| 未尝不可 | 未尝: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使肯定的意思表达得委婉些。“未尝不”是一个固定用法,这里“尝”解释为“曾经”也欠通,只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词组使用,“未尝不”就是“不是不”的意思,表示“是”。具体意思是“并不是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