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仁布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施:给予;布:布施;泽:恩泽。给人以仁德和恩惠。
百科解释施仁布泽,成语,出自明·沈受先《三元记》,指给人以仁德和恩惠。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冯商的,冯商的,积功累德;冯商的,冯商的,施仁布泽。”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rén bù zé
注音ㄕ ㄖㄣˊ ㄅㄨˋ ㄗㄜˊ
繁体施仁布澤
感情施仁布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施仁布德、施仁布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老油条(意思解释)
- 燕巢飞幕(意思解释)
- 皇天不负有心人(意思解释)
- 避难就易(意思解释)
- 欺硬怕软(意思解释)
- 蜂屯蚁聚(意思解释)
- 剖胆倾心(意思解释)
- 兽心人面(意思解释)
- 大笔如椽(意思解释)
- 敬终慎始(意思解释)
- 濮上桑间(意思解释)
- 打闷葫芦(意思解释)
- 另开生面(意思解释)
- 龙跃鸿矫(意思解释)
- 永无宁日(意思解释)
- 豕食丐衣(意思解释)
- 老马为驹(意思解释)
- 秋后算账(意思解释)
- 蠹国病民(意思解释)
- 揭人之短(意思解释)
- 油煎火燎(意思解释)
- 行令猜拳(意思解释)
- 簟纹如水(意思解释)
- 瑞庆大来(意思解释)
- 视如己出(意思解释)
- 衣冠辐凑(意思解释)
- 以患为利(意思解释)
- 闻风自遁(意思解释)
※ 施仁布泽的意思解释、施仁布泽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
| 舍本求末 |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 顿开茅塞 |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
| 革旧维新 | 革:废除;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专指政治上的改良。改变旧的,提倡新的。 |
| 郁肉漏脯 | 郁:腐臭;脯:干肉。形容腐臭的肉食 |
| 物离乡贵 | 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
| 遂心如意 |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
| 雁塔题名 | 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 怒火冲天 |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
| 高掌远跖 | 比喻开拓,开辟。 |
| 天罗地网 |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
| 马齿徒增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 把持不定 |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 割须弃袍 |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
| 目使颐令 |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
| 好高鹜远 |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
| 鸭步鹅行 | 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
| 吞言咽理 |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
| 乘伪行诈 | 指弄虚作假。 |
| 结草衔环 |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
| 鸡虫得丧 | 同“鸡虫得失”。 |
| 正明公道 | 正大光明。 |
| 膏梁子弟 |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 遗风馀教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
| 抱表寝绳 | 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
| 松菊延年 | 祝人延年益寿的贺辞。 |
| 偏偏倒倒 | 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 |
| 怅怅不乐 | 谓心里郁闷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