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袂扼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激动和气愤的意思。
详细解释
卷起衣袖,紧握手腕。形容愤怒、激动的样子。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五.不可为已甚》:「神龟之间,张仲瑀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清品,一时武人,攘袂扼腕,至无所泄其愤。」
基础信息
拼音rǎng mèi è wàn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书不尽意(意思解释)
- 头上着头(意思解释)
- 矢口狡赖(意思解释)
- 赦不妄下(意思解释)
- 随风倒舵(意思解释)
- 驰骋疆场(意思解释)
- 穿窬之盗(意思解释)
- 乐于助人(意思解释)
- 示贬于褒(意思解释)
- 盐梅之寄(意思解释)
- 再生父母(意思解释)
-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意思解释)
- 弄斧班门(意思解释)
- 一木破天(意思解释)
- 大锅饭(意思解释)
- 流落失所(意思解释)
- 出于无奈(意思解释)
- 三毛七孔(意思解释)
- 削觚为圆(意思解释)
- 三街六市(意思解释)
- 弃短用长(意思解释)
- 千金之家(意思解释)
- 张大其辞(意思解释)
- 野狐外道(意思解释)
- 操作规程(意思解释)
- 第一国际(意思解释)
- 一日一夕(意思解释)
- 学如不及(意思解释)
※ 攘袂扼腕的意思解释、攘袂扼腕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切肤之痛 |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 骑者善堕 |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
| 分而治之 |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
| 糜躯碎首 | 指粉身碎骨。 |
| 私心自用 | 私:个人的;自用:凭主观行事。只凭自己的心意行事。 |
| 燎发摧枯 |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
| 轻死重气 |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
| 纪群之交 | 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
| 博硕肥腯 |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 沅茞澧兰 | 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
| 掇拾章句 |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
| 瞒天昧地 | 指瞒上欺下,没有一句真话 |
| 牵萝补屋 | 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
| 追根寻底 | 见“追根究底”。 |
| 卖俏迎奸 | 见“卖俏行奸”。 |
| 反身自问 | 见“反躬自问”。 |
| 坐筹帷幄 | 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 |
| 诡诞不经 |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 避实就虚 |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
| 开口见胆 | 见“开口见心”。 |
| 秦楼楚馆 | 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 |
| 朝章国典 | 见“朝章国故”。 |
| 压寨夫人 | 指山寨头领的妻子。 |
| 一弹指间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 雷轰电转 | 指不得好死。 |
| 久而不匮 |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 飞流直下 | 指瀑布或是河水;直下:从高处垂直泻下。形容瀑布或河水垂直泻下的壮观景象。 |
| 出尘之姿 | 超出尘俗的姿态。比喻丰姿清奇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