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温庭筠的诗 > 赠少年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写山忆秦娥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酒酣月照高楼: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赠少年鉴赏

赠少年翻译及注释

翻译
漂泊江湖偶尔相逢客恨实在多,黄叶纷纷落下洞庭湖水波连波。
深夜畅饮即将作别淮阴的街市,月照高楼我们引吭高唱离别歌。

注释
①“江海”句:江海,泛指外乡。忽遇友人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
②“秋风”句:在秋风箫瑟的时节,诗人与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别,自然流露出无限离愁与别恨,给人以极深的艺术感染。“叶下,指秋风吹得树叶纷纷落下,借以渲染客恨。
③淮阴市:市,商业交换场所,古称“市”,碑立于淮安老城府市口。
④“月照”句:最后在高楼对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告勉,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

赠少年赏析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这首小诗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温庭筠简介

唐代·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 温庭筠的诗(494篇)

猜你喜欢

赠少年

明代王世贞

九十不衰真地仙,姓名无忝杜延年。围棋纵负人人墅,卖药能宽处处田。春暖弦歌秦女巷,午晴诗画米家船。携来鸠杖那防噎,赠得羊裘不肯穿。自剔残灯书小令,旋烹新茗结清缘。惟应蓟子摩铜狄,见尔垂髫学数钱。

赠少年

明代徐熥

天涯相见正新秋,满目西风共倚楼。月下按筝歌一曲,声声都作小凉州。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赠少年

宋代戴表元

君莫誇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馀。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艳,过眼日千车。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歔。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姻党四面集,綵衣拥安舆。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自从秣陵归,郁郁不再摅。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于。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袪。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赠少年

唐代张祜

年少好风情,垂鞭眦睚行。带金狮子小,裘锦麒麟狞。拣匠装银镫,堆钱买钿筝。李陵虽效死,时论亦轻生。

赠少年

明代张煌言

玉涡檀晕自生妍,绿帻青鞲正少年;恰是双星银汉渡,风流却占一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