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戴笠


注音ㄉㄞˋ ㄌ一ˋ

戴笠

词语解释

戴笠[ dài lì ]

⒈  戴斗笠。形容清贫。

引证解释

⒈  戴斗笠。形容清贫。参见“戴笠乘车”。

宋 孔平仲 《送张天觉》诗:“万事儵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
清 毛奇龄 《定交诗为胡以宁方中通堵凤蒸》:“担簦同汗漫,戴笠自寒温。”

国语辞典

戴笠[ dài lì ]

⒈  语出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比喻身分微贱的朋友。

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诗序〉:「虽忘筌戴笠,兴交态于灵台。而搦管操觚,协神心于胜气。」

⒉  人名。(西元1897~1946)​谱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财政部缉私署署长、战时货运管理局局长、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所长。驰骋军中,于情报侦察,屡建奇功。以飞机失事殉难,政府明令褒扬并公葬。

法语Dai Li

分字解释


※ "戴笠"的意思解释、戴笠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力的夸奖了张静江老谋深算,再写了封感人肺腑的信,让戴笠发给张学良。

2、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

3、戴笠认为这件珍玩象征军统事业如雨后春笋,他的发号施令如玉振金声,经常一个人坐在房中,轻轻敲击这面金锣,欣赏这种用玉锤出的金声……

4、1946年3月17日,戴笠离世后,胡宗南数夜失眠,还曾深居三日,常深夜哀叹。

5、此时的他们,头戴笠帽,身着由怒河蓑草编织而成的蓑衣,一人一柄钓竿垂于水中,身侧还各放着一只竹制渔篓,活脱脱一对小渔翁。

6、?双眼含泪?啥也不说了,从今以后,你就是我戴笠的生死弟兄,日后但有差遣,戴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7、得意之时,戴笠没有忘记掘井人,他对叶途飞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8、战略情报局被中国承认为“戴笠将军的情报机构的下属合作伙伴”。

9、戴笠走了两步,突然跺跺脚又跑回来,跌足叫道:兄弟呀,你、也就是你敢这样撸龙须了,叫哥哥我好难做。

10、成员发动心腹爪牙,对戴笠实行全方位监视,消息源源不断传到山洞官邸。

11、王世和以黄埔一期老大哥和蒋的心腹自居,历来看不起戴笠的打流出身和鬼鬼崇崇的行迹。

12、戴笠死了,但仍有许多人拒绝相信。

13、林笑棠当即吩咐,将这个推断立刻上报重庆,烫手山芋不妨交给戴笠处理,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上海站完整无缺的攥进手心。

14、戴笠回到处本部,立即召集精兵强将,去军统局局本部逮捕陈立夫,没有陈立夫在圾中我年,耳目心腹很多,消息十分灵通,一听说蒋介石要扣留他,马上“养病”。

15、戴笠在陪同梅乐斯去东南沿海视察时,故意绕道去他的家乡浙江省江山县,以示威风。

16、江山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1月在戴笠老家保安乡,召开万人大会,宣判并枪决了戴善武。

17、毕生在中山陵从事文保工作的刘维才老人当时在灵谷寺派出所工作,当年戴笠墓的平毁工作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的。

18、2007年4月18日早晨6时左右,被告人龚有义身穿蓑衣,头戴笠帽,携带锄头、簸箕,进入位于后港村西南面的马良山毛竹园偷挖竹笋。

19、1939年戴笠把它改成他的秘密警察(军统)下的一个看守所。

20、与阮玲玉不同的是,胡蝶最终摆脱了流言蜚语的压力,在戴笠死后,与丈夫团聚,过着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