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zhǐ

奉旨


注音ㄈㄥˋ ㄓˇ

奉旨

词语解释

奉旨[ fèng zhǐ ]

⒈  旧时臣下承顺上意称奉旨。即遵从旨意。

奉旨查办。

on imperial's order;

引证解释

⒈  接受皇帝旨命。

《宋书·谢庄传》:“于时 世祖 出行,夜还,敕开门, 庄 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
瞿秋白 《“打倒帝国主义”的古典》:“不到两年,这口号就变成了奉旨照准的标语。”

国语辞典

奉旨[ fèng zhǐ ]

⒈  接受帝王谕旨或上官旨意。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法司奉旨提到人犯,用起刑来。」
《文明小史·第一回》:「引见之后,奉旨记名。」

英语on imperial orders

法语sur les ordres impériaux

分字解释


※ "奉旨"的意思解释、奉旨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担忧“奉旨讨赏”会否成为不容商量的强制消费。

2、但是陵上奉旨督造的诸位大臣,竟连龙脉受损、伤及国运的大事也敢欺君不报,实应立即拿问,明正典刑,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3、比如“奉旨旅游”的行李牌、萌嬷嬷香皂盒、雍正钓鱼书签。

4、食君之禄,理合报君之恩,为何徇私废公,不办国家之事?今日虽未奉旨,且越分一次,所有罪名,老夫奏知圣上,自请处分便了。

5、奉旨传办珠宝、缂绣、朝衣、木器、皮张、钟表等件钞录红单扎行。

6、臣等奉旨出师下界,收伏妖仙孙悟空,不料妖猴神通广大,不能取胜,仍望陛下添兵剿除。

7、谁曾在城门深雨中,寻觅过我,雕得古拙的山水,夜把明月照,我留下传唱的歌谣多少,奉旨而挥的笔墨,每为罗绮消,谁懂我的潦倒谁又知我的骄傲,谁曾在烟花巷陌里,等待过我。

8、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肯低头拜妇人?我奉旨前来,你 反面无情 ,不认得我么?

9、于成龙奉旨入宫;富宁钦假身丧命。

10、回皇上,一开始奴才们就明确告诉王公公是奉旨前来的,只是王公公不听我们的话,还骂我们是贱种,不配呆在宫里,只配在浣衣局刷净桶。

11、翌年,奉旨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途中病卒于广东潮州普宁行馆。

12、当时,赏给处还奉旨,从速为她办理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

13、没有东西是奉旨的,一切都源于为你好。

14、皇庆初,万山和尚奉旨大做斋会,请通辩演法。

15、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

16、钦差奉旨下山东,展土开疆保大清。

17、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几乎都是以科举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形式结局,缺乏悲剧精神。

18、邱会作奉旨行事,捏造罪名,对傅连暲残酷批斗,抄家、毒打、逮捕,最后惨死在狱中。

19、相传清朝村上有一位杨姓人做了大官,一次他奉旨乘船巡视,船至江心突见一水怪跃起,他因受惊过度英年早逝,留下妻子杨夫人守了一生寡。

20、老僧奉旨,才念得数日,早化得你来,一字不爽,岂非我佛有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