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ㄊㄨㄥ ㄕˇ
通使

词语解释
通使[ tōng shǐ ]
⒈ 互派使者。
⒉ 旧指翻译人员。
引证解释
⒈ 互派使者。
引《史记·大宛列传》:“汉 方欲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清 薛福成 《变法》:“环大地九万里之内,罔不通使互市。”
亦指出使。 《明史·宦官传一·郑和》:“永乐 三年六月命 和 及其儕 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
⒉ 旧指翻译人员。
引《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韦皋 统领大兵……正与 吐蕃 人马相遇。先差通使与他打话。”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西海小游记》:“晚,有 广东 人投刺,自署‘ 唐 人 汤亚金 ’来拜。年约二旬,能英语。因随 福建 医生 林连湖 来此为通使,缘 林 不解洋话也。”
分字解释
※ "通使"的意思解释、通使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发音清晰者的艺术的卡通使包租人大吃一惊。
2、《西洋记》以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通使30余国事为线索,以小说的形式记述了这段历史。
3、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
4、编程选通使能端;
相关词语
- yī tōng一通
- tōng lì通力
- tōng xíng通行
- tōng tòu通透
- bàn tōng bù tōng半通不通
- tōng qì通气
- tōng xiǎo通晓
- gòng tōng共通
- bù tōng不通
- kāi tōng开通
- hù tōng互通
- bǔ tōng卜通
- biàn tōng辩通
- tōng tiān通天
- tōng róng通融
- pǔ tōng普通
- tōng tōng通通
- bā tōng八通
- hǎi tōng海通
- hóng tōng tōng红通通
- fù shǐ妇使
- jiāo shǐ郊使
- shǐ guǎn使馆
- guǎn shǐ馆使
- zhì shǐ致使
- cū shǐ粗使
- chóng shǐ虫使
- bī shǐ逼使
- bā shǐ八使
- tiān shǐ天使
- fú shǐ符使
- cái shǐ财使
- shǐ huàn使唤
- cù shǐ促使
- jiàng shǐ降使
- shǐ yòng使用
- jí shǐ即使
- cè shǐ策使
- cháo shǐ朝使
- fù shǐ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