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毛羽


注音ㄇㄠˊ ㄩˇ

毛羽

词语解释

毛羽[ máo yǔ ]

⒈  兽毛和鸟羽。羽,鸟翼上的长毛。

⒉  鸟的羽毛。

⒊  借指鸟类。

⒋  指翅膀。

⒌  鸟羽的一种。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护体、感觉等作用。又称线羽、纤羽。

引证解释

⒈  兽毛和鸟羽。羽,鸟翼上的长毛。

《左传·隐公五年》:“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唐 柳宗元 《封建论》:“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⒉  鸟的羽毛。

《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凤凰五,高八尺九寸,毛羽五采。”
唐 元稹 《大觜乌》诗:“羣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
清 曹寅 《孔雀》诗:“风烟一照烛,毛羽何新鲜。”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她﹞扬起她的漂亮的,像老鸹的毛羽似的漆黑的眉毛,不再打结了。”

⒊  借指鸟类。

《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

⒋  指翅膀。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

⒌  鸟羽的一种。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护体、感觉等作用。又称线羽、纤羽。

国语辞典

毛羽[ máo yǔ ]

⒈  鸟兽的羽毛。

《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分字解释


※ "毛羽"的意思解释、毛羽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达到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目的,采用了错位纺纱的试验方案。

2、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针对纱线经过络筒机后毛羽数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一现象,分析了络筒工序纱线毛羽产生的各种因素。

4、“以张晖的笃学、勤奋兼颖悟,大器何待晚成?鹏翼初展,虽毛羽未丰,但抟扶摇而薄九万,已是指顾间的事。

5、对单纱精确上浆装置上浆后的浆纱经过织造模拟后毛羽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6、分析了毛羽在纱线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通过试验,研究了络筒工序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和清纱器隔距对毛羽的影响。

7、这里显然就不包括那些妖族之类,所谓妖族皆是毛羽鳞鬣,花木虫鱼,飞禽走兽之辈,怎能入得元始法眼。

8、介绍了纱线毛羽在织造过程中的危害及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9、纱线毛羽与捻度不匀严重影响织物质量。

10、获得对纺纱纤维的集束效应,使成纱紧密、毛羽减少。

11、紧密纺纱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方法,纺制出的纱线又称为“光洁纱”,“光洁纱”具有低毛羽、高强力、高质量、后工序加工方便等特点。

12、根据实践分析了毛羽形成原因,提出了减少毛羽的一些办法,并通过生产实例进行验证。

13、纱线毛羽严重影响无梭织造和高密织物的产质量.

14、理想化的纱线是一个光滑的圆柱体,可是实际上短纤维纱表面存在着许多毛羽

15、摘要分析了毛羽在纱线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通过试验,研究了络筒工序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和清纱器隔距对毛羽的影响。

16、此时数只天鹅飞过,竟然盘旋不去,振翅停于周围草地,一群天铃鸟也停落其间,鸣叫相和,一时间毛羽缤纷,四围落满了鸟雀,满目斑斓,融在这妙境中,让人忘尽烦忧。

17、介绍了一种解决亚麻针织纱毛羽多、弹性差、染色*光萎暗等问题的方法,为提高亚麻针织产品档次,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18、通过对环锭纱毛羽的成因分析,提出在生产中减少成纱毛羽的措施。

19、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减量整理,使织物表面毛羽变软,从而达到改善手感、消除刺痒的的目的。

20、分析比较了浆液浸透量与被覆量、浆纱覆盖系数、原纱表面毛羽及浆液成分对浆纱落物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