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

词语解释
寒暑[ hán shǔ ]
⒈ 气候的冷和热。
例寒暑表。
英cold and warm;
⒉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例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英winter and summer;
引证解释
⒈ 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
引《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高亨 注:“此句指……已经过一个寒暑,即一年。”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二:“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宋 王得臣 《麈史·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
郭小川 《夜进塔里木》诗:“三五九旅哟,一别二十寒暑。”
⒉ 冷和热;寒气和暑气。
引《左传·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避燥湿寒暑。”
《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乌铜提研》:“铸金为觚,提携颠倒。时措之宜,发於隐奥。寒暑燥湿,不改其操。”
《红楼梦》第九九回:“贾母 等一则怕他招受寒暑,二则恐他睹景伤情。”
⒊ 指彼此问候起居寒暖。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张 遂诣 刘,刘 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
唐 韦应物 《相逢行》:“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⒋ 犹言翻脸。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刘子振 ﹞尤好陵轢同道,詆訐公卿。不耻干索州县,稍不如意,立致寒暑;以至就试明庭,稠人广众,罕有与之谈者。”
国语辞典
寒暑[ hán shǔ ]
⒈ 天气的冷热。
引《礼记·乐记》:「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唐·韦应物〈相逢行〉:「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⒉ 冬、夏两个季节。泛指岁月。
引《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⒊ 终始。
引《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长丽前掞光燿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分字解释
※ "寒暑"的意思解释、寒暑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寒暑假和假期较长的节假日,学校组织留学生到中国其它地区集体旅行。
2、我曾经利用寒暑假做过海报投递,保险公司后勤,广告公司助理会计等兼职。
3、一百十四、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曹庭栋
4、在五一,国庆,寒暑假期间,许多大学校园成为受人欢迎的旅游点。
5、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
6、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7、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厨房是妈妈的大舞台。
8、他善于观察和比较各处山水的异同,感受寒暑易节的变化,从中捕捉具有特征性的东西。
9、人生的确很累,看你如何品味;每天多寻快乐,烦恼不去理会;短短数十寒暑,何不潇洒面对。
10、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出国游学俨然形成一种风潮。
11、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势必落个可耻下场!转眼又是几个寒暑。
12、“我曾经利用寒暑假做过一些兼职 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 用英…
13、今天下午寒暑表指示80度。
14、无论寒暑,他每天6点钟准时起床,走到公墓,铲草拔草描字。
15、譬如张子和,主张攻邪,曾云‘天之六淫,不可沾风寒暑湿燥火。
16、他义务下乡给乡亲们理发,寒暑易节,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17、寒暑易节,冬去春来,转眼间洛天豪已在洛王墓前守墓两年了。
18、以往,很多“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不分寒暑,来看一看。
19、二十个寒暑易节,胡杨作伴,寂寞为伍,不畏艰辛维护安宁;七千个日夜晨昏,沙场扬威,岗位建功甘洒热血。
20、天无一岁不寒暑,人无一日不忧喜,故有天行瘟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
相关词语
- zhǐ hán止寒
- hán suān寒酸
- pì hán辟寒
- huāng hán荒寒
- chì hán赤寒
- bó hán薄寒
- wǎn hán晚寒
- hán zhì寒踬
- kǔ hán苦寒
- yán hán严寒
- guǎng hán广寒
- fáng hán防寒
- cháo hán朝寒
- hán jià寒假
- hán shuāng寒霜
- bīng hán冰寒
- ào hán傲寒
- chū hán初寒
- hán dōng寒冬
- hán máng寒芒
- táo shǔ陶暑
- shǔ rù暑溽
- zhòu shǔ骤暑
- xiāo shǔ销暑
- shǔ hán暑寒
- yóu shǔ游暑
- shǔ yī暑衣
- dà shǔ大暑
- shǔ qì暑气
- shāng shǔ伤暑
- shǔ yuè暑月
- méi shǔ梅暑
- jiě shǔ解暑
- shǔ xì暑绤
- shǔ tiān暑天
- wēn shǔ温暑
- yē shǔ暍暑
- fàn shǔ犯暑
- liè shǔ烈暑
- shǔ tán暑痰